亲爱的同学们,大家晚上好,我是四年级(6)班的语文老师杨玲美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。生活在严冬中的人们对春天总是有着强烈的企盼,是谁最先发现了春的踪迹?李白说是柳树,因为“寒雪梅中尽,春风柳上归”;苏东坡则说是鸭子,他说: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”;而毛泽东却说是飞雪,他说: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”。这其实都是诗人们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和描写到的春天到来的迹象。今天,我们学习一首唐代诗歌——《早春》。
韩愈(768-824),字退之。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,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。河南河阳(今孟县)人,祖籍昌黎,世称韩昌黎,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,倡导古文运动,其散文被列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。其诗力求新奇,有时流于险怪,对宋诗影响颇大。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北魏贵族后裔,父仲卿,为小官僚。 这首小诗写于公元823年,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(768--830?)的,原题为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,张籍和韩愈是好朋友,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,故称“张十八”,曾任水部员外郎。 【注释】 ①呈:恭敬地送给. ②天街:京城街道 ③酥:乳汁,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. ④最是:正是. ⑤绝胜:远远超过 ⑥皇都:洛阳城(唐朝东都),神都. 【诗意】皇城的大街上空丝雨纷纷,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,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,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.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,远远胜过绿柳布满京城的春末。
诗的前两句抓住早春的两大景物来写:小雨和小草。第一句写小雨。大意是,京城长安街道上细雨蒙蒙,大地被滋润着,就像吐了一层酥油。这句用比喻的方法,把小雨比作酥油,又用上了动词“润” 字,这就把小雨写活了,令人喜爱。 第二句写嫩草,“草色遥看”就是遥看草色的意思,为了合乎平仄的规则,才把草色二字提到前面。这句诗是说,远看嫩草绿绿,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绿颜色,可是走近一看却又什么都没有了。这是绝妙佳句,妙就妙在把初春嫩草初生时的逼真形态写出来了。诗人观察得很仔细,远看视野阔、面积大,能把分散的一颗颗嫩草连成片,草色虽然还比较淡,却还能看到一抹淡绿。如果近看,刚刚钻出地皮的草尖,因无法连成一片,反而看不见。没有实地观察,是写不出这样的妙句来的!第三四句则直接抒发对早春景色的赞叹:这是早春的美景啊,实在是春天中最好的景色,大大胜过那暮春时节满城的烟柳。到了“烟柳满皇都”的时候,已是暮春时节,“春”就失去了它的新鲜感。诗人用了对比的手法,突出了对早春的喜爱! 今天,我们的学习就到这里,祝同学们身体健康,学习进步! 供稿:杨玲美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