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爱自己的孩子是人,爱别人的孩子是神,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。”别人不爱的孩子,可想而知,应该就是除了学习不占优势之外,在思想和行动上有一定偏差的学生,我们称之为“问题学生”。很多学生成为问题学生,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关注与引导。其实在他们表现的不值得爱的时候,恰恰是最需要得到关心的时候,也许,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,就是错过了学生的一辈子……作为一名老师,应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怀,最大限度地宽容、善待“问题学生”,在教育上更要有一颗平常心。
记得那一年带毕业班,班上的孩子们大都属于踏实肯学的类型,但也有一个所谓的“问题学生”,他留着奇异发型、旷课、打架,和老师对抗,当时的我很怵头跟他打交道,但是要想把整个班级带好,必须要先把他搞定。我就在他面前示弱,他很爱踢足球,我就利用业余时间向他学习踢足球,慢慢的我们的关系不单单是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了,也许就是这样,我让他觉得自己的价值所在了,他越来越信赖我,,用他的话说,已经把我当成他的“铁哥们儿”了。小升初考试时,因为自己的运动强项给自己的特长课加了分,竟然考上了重点初中。拿到录取通知书时,还不忘打电话向我报喜,当时我俩都哭了……
孟子说过“人恒过,然后能改。”我认为,对待“问题学生”更需要一颗平常心,公平地对待他们,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发自内心的骄傲,对他们的错误和过失,也应公平地化解和消除,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逐步纠正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,,细心地去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,哪怕微如萤火,也应细心去呵护,引导他们逐步将之发扬。
师者,传道受业解惑也。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;不仅要用知识去教学生,还要用“心”去教学生。
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,无论社会还是教育界都呼唤公平教育,那么对待“问题学生”就更要公平教育,因为他们也是祖国的未来!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