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国素称「诗的国度」.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诗歌源远流长,诗人和作品流派林立,数量众多,而且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向占有特别和显着的地位.中国的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,诗文化深刻、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.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,是民族的精神与心灵史,也是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。
红花开了又谢,芭蕉绿了又黄。时光在匆匆逝去,年华不停逃离。把握住每一分每一秒的契机,努力去创造人生的奇迹!为了让学生深刻的了解珍惜时间的重要性,更加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,丰翼小学继续开展古诗赏析系列活动。
本次古诗赏析由三年级8班的张味味老师给大家带来《长歌行》。
长歌行
【朝代】汉
青青园中葵,
朝露待日晞。
阳春布德泽,
万物生光辉。
常恐秋节至,
焜黄华叶衰。
百川东到海,
何时复西归?
少壮不努力,
老大徒伤悲。
注释
(1)长歌行:汉乐府曲题。这首选自《乐府诗集》卷三十,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。
(2)葵:“葵”作为蔬菜名,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。
(3)朝露:清晨的露水。晞:天亮,引申为阳光照耀。
(4)”阳春“句:阳是温和。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,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,都是大自然的恩惠,即所谓的”德泽“。布:布施,给予。德泽:恩惠。
(5)秋节:秋季。
(6)焜黄: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。华(huā):同“花”。
(7)百川:大河流。
(8)少壮:年轻力壮,指青少年时代。
(9)老大:指年老了,老年。徒:白白地。
译文
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,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。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,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。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,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。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,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?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,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。
赏析 这首诗借物言理,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。“青青”喻其生长茂盛。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,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。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,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。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,人生也是这样。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,让青春白白地浪费,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。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,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,出言警策,催人奋起。
最好的节约是珍惜时间,最大的浪费是虚度年华。同学们,还在等什么?赶快行动起来吧!





|